当前位置 : X-MOL首页行业资讯 › 阳离子交换法合成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晶

阳离子交换法合成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晶

过渡金属氮化物因其独特的物理、化学特性以及类似贵金属的电子结构,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、功能涂层和电催化等领域。然而,过度金属氮化物的合成,尤其是纳米晶体的合成十分困难。目前已报道的过度金属氮化物纳米晶体十分有限,如何对其进行结构、组分的调控仍然是纳米合成领域的一大挑战。


阳离子交换反应可以轻松制备难以直接合成的纳米材料。然而,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晶的阳离子交换反应未见报道。近日,四川大学陈君泽、张和民研究员与韩国首尔大学Teaghwan Hyeon教授合作,首次将阳离子交换反应引入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晶体的合成中,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晶体及其异质结构。相关工作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

图1. Cu3N 纳米晶模板与Ni4N纳米晶的TEM表征


论文以Cu3N纳米晶为模板,与Ni和Co分别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,成功制备了Ni4N和CoN纳米晶体。此外,通过控制反应进程,得到了一系列组分可调的Cu3N@Ni4N和Cu3N@CoN核壳异质结构。所得产物均保持了原有Cu3N的形貌。有趣的是,Ni4N表现出良好的结晶性和单晶结构,而CoN则表现为多晶结构,内部包含多个不同取向的晶体相。与模板Cu3N相比,Ni4N具有相似的结构(Pm3m)和小的晶格失配度(2.6%,aCu3N = 3.82 Å和aNi4N = 3.72 Å),确保了离子交换过程中的结构保持稳定。而生成的CoN为面心立方结构,在离子交换过程中,氮阴离子晶格发生碎裂以释放晶体内部产生的应力。此外,还对所得产物进行了OER电化学测试,CoN在碱性介质中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(10 mV cm-2电流密度下,过电位286 mV)和长期稳定性(CV5000个循环后过电位未出现明显衰减)。

图2. Cu3N与Ni离子的阳离子交换过程。


图3. 阳离子交换法合成的 CoN 纳米晶的 TEM 表征。


图4. 所制备Ni4N与CoN纳米晶的OER性能。


该工作首次将阳离子交换反应拓展至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晶体,为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液相合成以及结构、成分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。


原文(扫描或长按二维码,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,或点此查看原文):

Cation Exchange in Colloidal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Nanocrystals

Lei Yang, Liping Zhang, Ye Li, Byoung-Hoon Lee, Jiheon Kim, Hyeon Seok Lee, Jinsol Bok, Yanbo Ma, Wansheng Zhou, Du Yuan, An-Liang Wang, Megalamane S. Bootharaju, Hemin Zhang*, Taeghwan Hyeon* and Junze Chen*

J. Am. Chem. Soc.2024, DOI: 10.1021/jacs.4c01219


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,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!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,本文版权属于 X-MOLx-mol.com ), 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!

阿拉丁
100+临床期刊
加速出版服务
生物医学数据成像与可视化
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
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
热点论文一站获取
购书送好礼
天然纤维材料
口腔微生物
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
材料学领域约200份+SCI期刊
定位全球科研英才
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
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
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
专业英语编辑服务
左智伟--多次发布
多次发布---上海中医药
西湖大学
温医大
中医科
宁波东方理工
化学所
南科大
中科院
德国
ACS材料视界
down
wechat
bug